详细内容

发布时间:2022-02-21

【专家发布】从求规模到重品质,小龙虾养殖业迈入高质发展阶段

        经过连续多年扩张,小龙虾市场供求关系逐渐走向了均衡稳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养殖品质提质增效,是业内需要考虑的问题。近日,水产养殖网走访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唐建清研究员,交流探讨了小龙虾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和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判断。

一、自然繁育难以满足养殖端升级需求

        唐建清研究员介绍中国小龙虾养殖业地域广、规模大,已经成为国内部分地区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在克服了疫情影响之后,2021年国内小龙虾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总养殖面积已经超过了2400万亩,相比2020年增加了200万亩以上,总产量可以超过260万吨。但是小龙虾养殖高端技术发展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与产业的规模不相称。

        湖北、江苏2021年的小龙虾活体交易量活跃,从趋势来看2021年各种规格虾价相对于2020年都有增长,大虾的涨幅要高于小虾。上市旺季,市场价格明显下降,显示在旺季总需求趋于饱和;大规格、高品质的虾在未来会更能得到市场认可。

        目前国内养殖小龙虾的苗种供应方式还是依靠自然繁育。从总量上看,国内小龙虾苗种供应可以说是季节性供过于求(4月下旬后的苗种)。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龙虾苗种的采购方并不局限于养殖户,也可以有其他商业化的应用。但是存在苗种供应不均衡的问题,首先是时间上的不均衡。自然繁育供应的苗种上市时间较为集中,每年四月中旬后主产区市场上的苗种量很多,三月的苗种严重不足。集中出苗就会导致商品虾集中上市,这样商品虾养殖效益不高;其次是地区间的不均衡。受到气候环境和市场信息交流不畅的影响,部分养殖户可能无法在本地获得苗种或不知道哪里可以找苗种,从而错过最佳投苗时机。当前国内的小龙虾种业体系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二、人工繁育研究双管齐下

唐建清研究员在基地查看小龙虾新品种生长状况

        小龙虾人工可控化育苗是当前人工繁育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目的就是要解决自然繁育供应不均衡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小龙虾主养区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几个地区,事实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养殖小龙虾,非主养区如东北地区和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也可以养出品质优良的小龙虾。制约非主养区小龙虾养殖推广的并不在于养殖本身,而是受到当地气候环境因素限制,很难在当地获得规模化的苗种批量供应。通过人工可控化育苗技术,就是要突破苗种供应的时间和地理限制。江苏、湖北等地都投入了一定的科研力量进行研究,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可以通过水位调控、温度调控和环境胁迫等措施控制小龙虾产卵的同步性及定向育苗。

        从繁殖生物学看小龙虾繁殖的特性跟其他甲壳动物不太一样,繁殖过程多雄交配,即雌虾会与不同的雄虾进行多次交配,并能繁育出所有交配雄虾的后代。从育种过程来讲,它本来就是一个优化、筛选的过程,而且遗传多样性也会在后代中体现出来。这种特性造就了小龙虾极强的环境适应性,也导致了生长性状容易发生变化。试验过程中发现同一批虾苗投放在不同的水域之中,往往长成之后就会有一定的差异。这造成家系选育难度较大,育种方法不能简单套用其它水产品种的方法,需要选定新方法和新目标。

        2017年起,江苏淡水所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克氏原螯虾品种改良岗位、江苏省水产重大新品种创制等项目支持下,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科院黄海所合作开展小龙虾育种工作,以快速生长、含肉率高为选育目标性状,采用群组和家系选育技术路线,2021年度已选育获得G03世代核心育种群体。与未经选育群体相比,新品系在生长速度、含肉率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提升,新品系选育工作即将进入中试试验阶段。小龙虾新品种开发,既要符合生物学客观规律,也要考虑市场需求喜好。目前,除了生长速度、含肉率等指标,江苏淡水所选育过程中也考量了一些其他要素,例如将螯比较小、身形好看、耐低氧和抗病力等纳入选育目标,相关的研究已有较好的进展。

三、稻虾模式: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

        稻虾综合种养是农业水环境治理、渔业转型促治水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环保型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因为它既有利于生态,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稻虾共作模式的诸多优点,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例如:2017 年中央“1 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就是符合国家农业战略的模式。此外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也完全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除了中央层面的政策支持以外,各地也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对稻田综合种养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以使模式不断优化,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开挖环沟稻虾共作的养殖模式虽然可以实现多季龙虾养殖,但在实践中观察发现,此模式风险较大,在不同的的时间节点牵涉到许多关键生产环节,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应对策略和经验,许多养殖户不易科学合理的把控。同时,目前市面上适宜稻虾共作的水稻品种可供选择范围并不大,其中品质优良的稻种更是稀缺,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养殖户收益不一定高。今后一段时间内小龙虾养殖业发展方向比较推荐无环沟虾稻轮作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少、不与粮争地,小龙虾放苗养殖、上市早、效益高、投入少、风险低、技术易掌握等特点。养一季虾,种一季稻,小龙虾实现繁养分离,一般亩产小龙虾可以达到100-150公斤,且收获小龙虾规格大部分可以超过30克/尾,效益可观。无环沟模式在稻谷产量基本不受影响情况下,品质提高,真正实现稻谷小龙虾双丰收。该项技术模式,保障了农田稻谷种植面积,提高了稻田地力和稻米品质,提高了小龙虾的规格和质量,减少了田间工程改造投入,为国内小龙虾稻田养殖开创了一条新路,很有应用前景。


相关问题可咨询农技耘 农业专家-水产”-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唐建清研究员

点击链接咨询该专家

来源: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数据网站及移动端农务通APP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稿酬未付和其他任何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12-65716709#8012